请输入您想要搜索的关键词...
news
浏览次数:发布日期:2025-10-31
泰兴扬声电子有限公司减少高音警报对听力的伤害,核心是从 “阻隔噪音传播” 和 “缩短暴露时间” 两个维度采取措施,具体方法需结合场景选择。
1. 日常场景:提前做好个人防护
日常可主动准备便携防护工具,在突发听到高音警报时快速使用,这是最直接的方式。
随身携带耳塞或耳罩: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隔音耳塞(如降噪值 20 分贝以上),或专 业耳罩,听到警报时立即佩戴,能大幅降低传入耳内的噪音强度。
利用身边物品临时阻隔:若没有专 业防护工具,可快速用双手捂住耳朵(掌心对准耳道,手指并拢),或用厚实的衣物、围巾等包裹耳部,能起到一定临时隔音效果。
2. 紧急场景:优先缩短暴露时间
在听到真实紧急警报(如火灾、防空警报)时,防护需结合避险行动,以 “快速远离噪音源” 为首要原则。
立即向安全区域转移:听到警报后,按规范路线快速撤离至远离警报器的安全地点(如室内、防空洞),减少在噪音环境中的停留时间。
避免近距离围观:遇到应急车辆(如警车、救护车)时,不要近距离停留或围观,保持 5 米以上距离,避免直接承受高分贝噪音。
3. 特殊人群:长期暴露需强化保护
对于长期在有高音警报环境中工作的人群(如工厂值班员、安保人员),需采取更系统的防护措施。
按规定佩戴专 业防护装备:根据工作环境噪音强度,选择合适的听力保护器(如降噪耳罩、防噪音耳 机),并确保工作期间全程佩戴。
定期进行听力检查: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听力检测,及时发现听力损伤迹象,调整防护措施或工作安排。